袁术的指节捏得发白,喉间挤出嘶吼:"荒唐!刘耕的军队怎可能跨海而来?!"鎏金旗徽映在他骤缩的瞳孔里,昔年被汉军撵得狼奔豕突的记忆如潮水翻涌。身旁的司马懿面如枯槁,佩剑铛啷坠地。
本该矗立城墙的位置,此刻密布着黑压压的军阵。鲁肃踏着潮声策马出列,玄甲军团随之展开铁壁般的阵型。张辽的刀锋掠过斜阳,二十万水师齐齐挺起丈八长矛。
"剿灭叛贼!"
惊涛般的喊杀声骤然炸响。袁术麾下号称精锐的万人队,在钢铁洪流面前犹如麦秆般被拦腰折断。困兽犹斗的袁术推搡着纪灵:"给朕斩了那鲁肃!"
披甲大将刚突入军阵,便被十数支长矛贯穿铠甲。纪灵坠马的闷响传来时,袁术的嘶叫卡在了喉咙里——海风卷着血腥味,将玄金战旗吹得笔直。
铁蹄踏碎珊瑚礁,纪灵的尸身还未凉透,锋矢阵已撕开最后防线。袁术踉跄后退间,忽见鲁肃的令旗划过天际。
"放箭!"
遮天箭雨落下时,这位仲家皇帝终于明白:从踏入澳洲那刻起,他们便成了困在琉璃盏里的蝼蚁。
袁术最后的支柱纪灵,曾是维持他统治的关键人物。
如今,这最后的依靠也荡然无存。
"哈哈哈全完了"
"终究难逃此劫啊"
望着势如破竹的大汉水师,袁术竟痴痴地笑了起来。风云的枭雄沦落至丧家之犬,这般大起大落让他彻底崩溃。面对追剿而来的汉军,他呆立原地,发出阵阵痴笑。
鲁肃率领的军队已全歼袁术残存的一万兵马,连其在澳洲新建的城池也遭攻陷。望着所向披靡的汉军,袁术瘫软在地,心如死灰。他万万没想到,即便逃到如此偏远的南方大陆,依然难逃大汉的追剿。
被围困的世家大族们惊恐万状地环视四周。以荆州蔡氏为首的世家纷纷跪地献媚:"将军!我等乃大汉蔡氏!愿献上所有家产投效大皇子殿下!"
面对这些叛而复降的世家哀求,鲁肃毫不理会。既然当初选择反抗秦皇,如今又岂能轻易饶恕?
就在鲁肃准备下令处决时,司马懿突然上前,阴测测地笑道:"子敬啊,若我没记错,你鲁氏亦是江东世家吧?何不与我们共襄盛举?待他日重掌大汉,你当居首功!"
这番话让绝望的袁术众人重燃希望。袁术更是猛地跳起,急切喊道:"子敬!若肯相助,朕封你为万户侯!"
"待大汉复兴后,朕许你坐镇江东!封王拜爵也无不可!"
话音未落,鲁肃嘴角已浮起讥诮。
司马懿与袁术被他森然目光所摄,脊背陡然生寒。
"当今秦皇一统四海,不过数载便重振大汉山河!"
"陛下功业直追始皇汉武,尔等蝼蚁也配妄议天威?"
鲁肃振袖间,久候多时的颜良文丑咧嘴狞笑。
残军如朽木般溃散,负隅顽抗的袁术部众转瞬淹没在铁蹄下。司马懿率领的世家匍匐求饶,却被年轻将领漠然挥手。
"斩!"
寒光闪过,那颗死不瞑目的头颅仍睁着鹰目。
澳洲大陆最后叛旗倒地时,远洋舰队正迷失在无垠碧波中。
"大哥!俺舌头都快尝不出咸淡了!"
张飞捶着船舷嚷嚷,酒囊早已干瘪。海天交界处,刘备攥着航海图的目光纹丝未动。
"三弟,陛下将探寻新大陆的重任托付我等"
关羽抚过美髯,青龙偃月刀在甲板上映出冷光。
翻滚的浪沫里,隐约有陌生的海岸线正在朝阳下闪烁。
【海疆漂零】
征东舰队依旧在无垠碧波间起伏,如一片落叶随浪沉浮。
【翡翠宫墙内,烛火映照着胡毗涩伽二世佩剑的身影。当这位君王决意挥师东进时,十二名缠着靛蓝头巾的族老集体跪在了太后的象牙榻前。
"老祖宗!"最年长的族老以额触地,缀满玛瑙的腰带与大理石地面相撞,发出清脆声响,"西边的安息人已撕毁盟约,北方的康居骑兵正在劫掠商队——而我们的王,却要捅马蜂窝!"
银发太后手中的檀木念珠忽然绷断,七十四颗沉香木珠子滚落满地。侍婢们慌忙俯身追逐那些跳动的圆粒,却听见太后沙哑的轻笑:"诸位难道不知?如今王城每座佛塔下都站着持戟的僧兵,连老身每日诵经的时辰,都要按宫中新颁的《晨昏令》来执行。"
族老们面面相觑,其中掌管北方牧场的那位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三日前他的嫡孙刚被调往犍陀罗担任督粮官。鎏金窗棂透进的阳光将众人影子拉得很长,那些扭曲的暗影在地衣上交织成诡异的图案。
"报——!"
殿外传来金甲碰撞声,传令官鞋底沾着新鲜的紫云英花瓣:"伽吉将军的先锋已渡过妫水,军中十七头战象全部披上了金刚甲!"
太后拾起脚边最后一颗念珠,指尖摩挲着上面"万物皆空"的楔形刻痕。族老们俯身的姿态更低了,有人后颈渗出汗水,在刺绣着葡萄纹的衣领上洇出深色痕迹。整座宫殿安静得能听见青铜漏壶的滴水声,那声响仿佛正在倒数某个注定的时刻。
那片神秘而强盛的东方古国有可能在一夜之间便将贵霜帝国化为乌有。
大月氏太后垂眸沉思良久,终是抬起眼帘环视众人。
"我等岂能枯坐宫中任人宰割!"
"当今王上已开始轻率挑衅泱泱大汉。"
"我们须得抢占先机!"
"若能赶在兵临城下前觐见汉皇,主动示好,或可保全贵霜基业。"
话音未落,满座族人眼中皆闪过精光。贵霜帝国凝聚着大月氏百年心血,断不能任由二世胡作非为毁于一旦。
当夜,大月氏族人悄然离宫。数日后,满载着贵霜珍宝的车队从王宫侧门鱼贯而出。精心挑选的使团中既有巧舌如簧的辩士,亦有明眸皓齿的佳人。
此刻二世正调兵遣将欲征伐大汉,却不知大月氏使团已星夜启程。在族人记忆里,那个曾击溃匈奴的铁血王朝从未真正消亡。即便匈奴那样逼迫大月氏西迁的强敌,尚在汉军铁蹄下土崩瓦解,如今衰颓的贵霜又如何能敌?
驼铃声响彻西域古道时,暴怒的二世闯入太后寝宫。
"母后这是何意!"胡毗涩伽二世挥袖击碎琉璃盏。
太后安然抚摸着鎏金香炉:"王上息怒。大月氏所做一切,不过是为贵霜留条生路罢了。"
残阳如血,映照着二世愤然离去的背影。
二世离开时面色阴沉。
大月氏太后凝视他远去的背影,眼中闪过复杂情绪。
"唉"
"你根本不明白自己触怒了怎样的对手。"
"大汉帝国岂是贵霜能够挑衅的存在?"
"但愿我的安排能保全帝国。"
她低声叹息着回到寝宫。
与此同时,胡毗涩伽二世已将急令送至西征的伽吉将军手中。
伽吉展开诏令,眉头紧锁。
'连太后都介入此事'
'陛下竟要我在使团之前攻入汉境,何其急切!'
他握紧诏书,凝重地望向都城方向。
"全军急进!"
"务必速取大汉!"
伽吉毫不犹豫下达加速命令。
三十万贵霜大军如洪流般涌向西域。
殊不知,西域边境早已布下天罗地网等候多时。
此刻大月氏使团正星夜兼程赶路。
凭借祖传秘道与精确地图,他们竟超越主力部队,率先抵达西域境内。
"再快点!"
"伽吉大军已逼近边境了!"
使团成员焦灼地催促着,直奔最近西域小国而去。
"这些邦国定有大汉最新情报。"
众人商定之后,立即动身前往距他们最近的西域小国。
行至这座边陲小城前,大月氏使团却集体驻足惊愕。
"这真是昔日的西域小国?"
众人望着高耸的城墙与熙攘的街市,一时竟不敢相认。
眼前繁华景象,令这个久未踏足西域的使团倍感陌生。
"此地确实是西域吧?"
"确实是,只是这都城变化实在惊人!"
使团成员面面相觑,百思不得其解。转念一想,这倒方便他们打探大汉帝国的消息。
进入城内,繁华更胜外观。商贾云集,摊贩叫卖,百姓服饰竟与史书中记载的汉人装扮如出一辙。使团成员小心翼翼穿行其间,恍惚间竟以为已至大汉疆域。
"莫非我们已到大汉?"
正彷徨间,一位典型西域面孔的男子映入眼帘。
"快!快拦住他!"
经过询问才知,整个西域已尽归大汉统治。
"诸位是从西边来的商旅吧?"那人自豪道,"在我们秦皇治下,此地再安全不过了!"
留下这句话,那西域百姓昂首离去。而大月氏使团众人,此刻已是方寸大乱。
大月氏使团陷入极度恐慌之中。
"糟糕!大汉帝国实力竟如此恐怖!"
"二世皇帝竟妄图攻打大汉,这不是加速帝国 吗?!"
"必须立即觐见大汉秦皇!"
消息传来,使团成员匆忙启程,不敢有丝毫耽搁。,全赖地理阻隔和小国并立的局面。谁能想到大汉竟一举征服了整个西域?
更令人震惊的是,衰落已久的大汉帝国非但没有没落,反而愈发强盛。想到贵霜帝国可能因挑衅这个庞然大物而遭殃,使团马不停蹄地赶往大汉。
沿途景象令使团倍感震撼:
荒漠化作良田,黄沙变绿洲。西域各国都城规模一个比一个宏伟。当抵达乌孙国时,那座金碧辉煌的都城让所有人目瞪口呆——这竟比贵霜王城还要壮丽!
然而当地人却告知:这都城还不及长安城的十分之一。使团成员面面相觑,难以置信。
西域民众对大汉天子秦皇的狂热尊崇更令使团困惑。信仰的百姓们,为何会对一位 如此虔诚?
("此话当真?!"使团成员惊呼。
"这座城还不到长安的十分之一?!"
看到西域百姓鄙夷的目光,使团终于确信这一切都是真的。大汉对西域的掌控,已深入骨髓。就像佛教在贵霜的地位,但这里崇拜的只有那位秦皇陛下。
"这大汉皇帝很厉害吗?"
大月氏使团成员疑惑地向周围百姓询问时,乌孙国都城的居民却用看傻瓜般的眼神望着他们。
"你们竟如此无知!"
"来大汉疆土却不知秦皇威名!"
"不如先在西域补补课再去觐见吧!"
"免得连玉门关都进不去!"
听着百姓鄙夷的言辞,大月氏使者们纷纷点头。见他们态度诚恳,都城百姓顿时像追星族安利偶像般,七嘴八舌讲述起大汉复兴的传奇。
当听完这个东方帝国的崛起史诗,整个使团呆若木鸡。
"天呐!汉帝国竟这般强盛?!"
"秦皇陛下真乃盖世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