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中听到“仙人”两个字,王启明顿时精神一震,连忙再问:“老丈,你说的可是真的!”
这赶牛车的老丈,明显经历多次外地客商询问,不慌不忙的点上一袋烟,笑呵呵的答道:“这还能有假?
这安乐山的名儿,就是隋唐那时候的皇帝给封的,叫什么安乐公。
每换个皇上,就来封赏一遍”
老丈斜眼瞄着王启明,不紧不慢的又抽了口土烟,烟气从他口鼻处冒出,适时的吊着话头。
直到他看见王启明从怀中又取出几只铜钱,才继续笑呵呵的说道:“听说啊,这是因为,当年刘珍仙人成仙前,不忍他修炼成仙的道家典籍经文失传,也想传道给普天下的老百姓,便特意写了封信给当时的皇上。
跟皇上说,我还把典籍都给你留下,但是你得保证,让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修道。
嘿嘿,传说啊,那装典籍的大箱子,都得有十几个呢,来了十几条跟小山那么大的船,才给运走的”
听到这,王启明有些半信半疑。
自武王伐纣后,这人世间帝皇都只能自称为天子,且就再也没有能够修炼成仙的。
据说这是上天对他们的限制。
既然无法修炼,他们要这修炼的道书又有何用?
当然,王启明也不信,这些天子,会真的将能够修炼的道书,广布天下。
忽然,他脑海中灵光一闪,难道其实还有另辟蹊径之法?就比如蜀王一脉陵寝中那个身着衮蟒袍,头戴冕旒的僵尸旱魃?
“老丈,转道安乐山!”
“好嘞对了,公子,我给你说啊,听说还曾经有天师在安乐山上降服鬼王呢?至今这山上还有一棵大树,茂盛至今,据说是曾被天师点化过的,一片叶子就是一张符录”
“天师?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
“那可远咯,好象是汉朝的时候”
“汉朝?自家的祖师长眉真人才是自东晋入道,那岂不是比自家的祖师时间都早?不知道师姐知不知道这位刘珍仙人,还有那位传说的天师?”
听着赶车老丈口中不知真假的传说,王启明心中忽然想念起李琼英来
“也不知道师姐现在是在凝碧崖福地中静修?还是四处寻那凤凰山中的僵尸旱魃?”
“公子,到了!”
赶车老丈的喊声,将王启明从沉思中唤回,他抬头一看,顿时愣住了。
只见他面前,乃是一座隐在山林中的寺庙,庙门上三个朱红大字正楷:“云台寺!”
红砖碧瓦,殿宇深深,寺前有广柑千棵,寺后有竹海万顷
“老丈,你刚说的不是道家仙人么?这里怎么是个寺庙?”
“嗨,这我就不知道了那都是隔着几千年前的事儿了,沧海都能变桑田,道观变佛寺不是很正常的事儿?公子,这安乐山上也只有这云台寺,晚上才有借宿的地方你看着天色昏暗,此时下山可不容易,再说这个时辰,县城那边城门肯定都关了。”
“嘎吱!”
这时寺庙的山门开了,出来一个一脸横肉的和尚,身材魁悟,头皮发青,看着好象刚刚出家不久的样子,不耐烦的开始赶人道:“走走走,本寺如今不接外客!”
“哎哎”
还没等王启明说话,赶车老丈先急了,矫健的从车上跳下来,嚷嚷道:“你新来的吧?
我可是跟你们寺中的明珠禅师相熟!客来寺中借宿的
你把明珠禅师请过来明珠禅师可是答应过我的明珠禅师明珠禅师”
见这老丈不识相,那和尚脸上凶相一现,便大步过来,伸出蒲扇般的大手,向扯着脖子叫唤的老丈抓来。
“了能,且住!”
山门后又转出来一个矮胖的和尚,本来喜庆的脸上带了些苦涩,出来后先喊住那个凶莽的和尚,而后双手合十,口诵佛号:“阿弥陀佛,二位施主,本寺如今有贵人朝拜我佛,故而不接外客。
还望二位施主海函早早下山去吧”
“我认得你!你是常跟在明珠禅师身旁的那个和尚了了了和尚。”见有人撑腰,老丈顿时嗓门更大,喊道:“了了和尚,你是知道的,明珠禅师答应过我的。
我送香客上山借宿,你们会给我车马费,以抵草料。人我可是送来了,你们”
矮胖的了了和尚,小心的缩头向寺内望了眼,苦笑着摆手,赶紧打断他,说道:“且住,且住老人家,我给你便是
可千万不要再喊,惊动了贵人,那可不得了”
说着,依依不舍的掏出口袋,摸出几个铜板递给老丈,再次劝说道:“趁着天色尚明,早早下山去吧吧。县城外有客栈,客舍整洁,方便住宿。
这位施主,实在抱歉,让施主意兴而来,无功而返。”
王启明双眸微眯,看了看这两个和尚,又深深的看了眼云台寺,含笑道:“无妨,待贵人离去,我等再上山访胜不迟
不知是何方贵人?欲停驻多少时日?”
了了和尚神情一滞,并未透露贵人身份,双手合十苦笑道:“贵人崇经礼佛,虔诚之极,欲清修半载,为自身和家人,消灾祈福。”
了了和尚又转向赶车老丈,说道:“老人家,近些时日,暂不用送香客上山,多谢往日辛苦阿弥陀佛”
牛车转向下山,赶车老丈,犹自愤愤不平,嘴中喋喋不休:这什么贵人平白跑到这贫瘠山寺做什么?在自己家吃斋念佛不好么?想听高僧讲经,直接请到家中不好么?何必眈误其他百姓信众上山礼佛?
王启明盘膝车上,身形随着车驾微微摇晃,手指轻点膝盖,眯着眼睛,心中不住猜测:“这云台寺山门的两个和尚也太过古怪。
一个状若悍匪,一个面容愁苦。言语中又遮遮掩掩。
这寺庙包场的,到底是何方贵人?真的是跑来吃斋念佛的?难不成也发现仙宝隐藏?欲取仙宝?”
他回头看向已渐渐被黑暗笼罩的安乐山,尤如一个庞然大物,趴伏在赤水河旁,欲往长江饮水遍山清气依旧,一股红色气运,潜藏其中,其侧还有一道灰气
在县城外的客栈中安顿下来后,王启明在客房中静静地打坐练气,直到耳边隐隐听到城中钟鼓楼,敲响三更天的鼓声,“咚咚咚”。
王启明推门而出,四周万籁皆寂,只有在鼓声后,打更人报时的铜锣声。
他足尖一点,轻飘飘飞身上房,看着安乐山的方向,身形化作一道青烟,融入夜色,不多时,便至山脚。
明月如钩,疏星点点,只见这山中古树参天,修篁滴翠,奇石各异,碑刻满满;山腰各处,及至峰顶,隐隐有零星灯火之光透出,细看下来却是几处山洞。
“叮叮当当”
无论是山上云台寺,还有四周那几处石洞中,隐隐有敲打石头的声音传下来。
王启明心中好奇更甚,足尖轻点,起落无声,暗中接近一处门口有石象竖立的山洞口。
忽然,他耳边听见洞中的低声交谈声。
“今天来的那两个人是什么来历?”
“嗨,跟之前打发过的一样,就是尧坝镇那边车马行为了额外赚钱,送来借宿的香客。
一个赶车老头,一个弱书生,被我和了了和尚给打发走了”
“恩,事关我蜀王一脉大计,万万不可轻忽大意!
若是走漏风声,引来仙道正教中人泸州之前鉴不远,不可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