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国家网球中心旁边的某家对外豪华酒店。
会议室,屋内一群人正在看着投幕上的比赛。
正是今天下午才结束的中网公开赛下半区的半决赛。
这群人正是德约科维奇及他的幕后团队。
尤其是主教练马里安-瓦伊达,2006年成为德约科维奇的私人教练,帮助他在2008年首次获得大满贯冠军,开启成为巨头之路。
瓦伊达反复拉着视频,将洛晟使出【风火山林】及【阴】的画面多次暂停。
而最后一局里,洛晟使出两次的【雷】也成了瓦伊达的重点关注。
他看着沉默不语的德约科维奇,“这个华夏球员的技术很特别,击球动作好象合了刀术?”
“超快速击球与刀术斩击很象,视频放慢一倍才能看到击球点。”
“他的短球很有手感,双手持拍的底线技术也很扎实。”
“小心他的网前技术,他的首冠就是草地赛场,说明上网能力很强。”
旁边的其他几位教练团队人员也都给出自己的想法。
团队中仅次主教练瓦伊达的战术教练开口,用鼠标将计算机屏幕上的进度条拉至纳达尔以旋转球控制方位的画面,“拉斐尔虽然失败了,但想法值得我们借鉴。”
瓦伊达摇摇头,“拉斐尔和诺瓦克的球风不同,很难做到拉斐尔那种程度。”
“不需要做到拉斐尔那种达到操纵球路的程度,诺瓦克有自己的优势。”
“比如?”
“只需要加之切削的双手重拍,想必就能突破那个华夏球员的底线防御。”战术教练指出道。
瓦伊达若有所思,“最后那两球呢?”
“他那种姿势跑出的速度确实很快,任何对手面对这种球很难反应过来。”战术教练给予了肯定,话锋一转,“但以这种跑法,一盘都不一定能打完,从这个狡猾的华人不轻易用就能看出来。”
提完自己的意见,所有人目光看向了一直未曾说话的德约科维奇。
站起身,德约科维奇边往会议室门口走,边道:“来到华夏,我明白一个词叫‘实践见真知”,时间紧迫,没必要过多讨论,明天比赛场上试一试就知道了。”
金陵市。
这段时间的省体育局的工作人员发现领导们都喜气洋洋,部分都感到奇怪。
有部分很清楚怎么回事,一阵议论才知道是省网球队的球员洛晟,经过四轮鹰战,打入了中网公开赛的决赛。
如此大的业绩从天而降,怎么能不让这些省体育局领导欣喜若狂?
所以,他们全部合力,让荔枝卫视的早间、晚间新闻都当成头版来播报,轮番轰炸下苏江省的老百姓们都知道本省出了个媲美尧明、刘镶的体育巨星。
洛晟的高中学校,南湖实验高中拉起了多条横幅,基本上一个意思,庆祝本校26届学生洛晟闯入华夏网球男子单打公开赛的决赛。
不仅是高中,才上了不到一个月的复旦大学体育学院,也拉起了横幅。
即便复旦校长没让全校和各大校区跟进,但真要夺得冠军,加之接下来的魔都劳力士大师赛,
只要洛晟进入八强以上。
那么,他也会被打上魔都的标签,成为一张迈入国际的名片。
由此洛晟在世界网坛算是占据一席之地,成为国际性的网坛巨星,指日可待。
而且,魔都大师赛在atp的标准里,仅次于四大满贯的国际顶级赛事。
要是没巡回赛夺冠的成就,以洛晟的关系,根本不可能拿到大师赛的外卡正赛名额。
此次放出来的正赛签约,也十分不错,这里面有没有复旦学生的关系在内,说也说不好。
10月6日,星期天。
自2004年举办至今,来到第十届的华夏网球公开赛的决赛,终于在球场看到了华夏球员踏足。
历史性的一刻,自然大幅度拉升此届关注的华夏观众。
决赛开始前,球迷们就在官方的赛事网站《偶象vs粉丝》置顶帖下进行评论。
所谓的“偶象vs粉丝”,是指五月下旬,洛晟与阿迪达斯签约记者会上,跟采访记者说‘自己的偶象是德约科维奇’,所以才让组委会的工作人员进行如此宣传。
其实,当时说德约科维奇是偶象,只是因为小德曾与阿迪有过短暂合作,即便解约,但他还不是死对头耐克的人。
而其他两位现役巨头,无论是纳达尔,还是费德勒,都是耐克的代言人。
所以,选择小德成为“偶象”,算是不得已而为之。
然而没想到,此次中网公开赛决赛直接被做出主要宣传。
在众多评论里面,也很有意思。
其中大部分球迷都是给洛晟加油,让他尽力夺得冠军。
当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自是缺不了崇洋媚外的。
基本上看衰洛晟,还罗列了洋洋洒洒十几条‘证据”。
并且还有不少狗儿子给半决赛落败的纳达尔洗地,说什么状态差、水土不服等等理由一大堆。
反正在它们眼里,洋人赢得任何赛事天经地义,一旦华人获得一点成就,他们就各自尖酸刻薄而洛晟早就知道这群东西是什么玩意,所以根本没理会。
犬吠一句,还能耽搁自己赚大钱、泡妹子、住豪宅,及开豪车了?
有时候,想太多,真没必要。
下午,3点50分。
中网公开赛决赛场地,钻石球场。
整装待发的洛晟,从休息室出来,来到球员信道,接到了央视记者的采访。
“洛晟,对这场决赛,你有什么展望?”
洛晟回答的很简洁,“希望今天赛后绕场一周的那一个是我。”
所谓绕场一周,是指网球比赛夺冠后常见的庆祝方式,
而洛晟提出要绕场,说明对此次决赛有充足的信心。
4点整,洛晟背着球包,右手牵着一位六七岁,穿着白衣裙的小女孩从球员信道中走出来。
在国际化的网球赛事中,球员牵手孩子入场是一种很常见的入场形式。
这不仅像征看比赛的友好和纯洁,还寄予着了网球代代传承的美好愿景。
当成熟碰撞青涩,这般温馨美好的画面也成为赛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当然,此类仪式感的形式,也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网球赛事。